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开始申报。根据2007年3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87号令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修改,从2007年3月20日开始实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分设重大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年奖励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总数为150项左右。其中,一等奖不超过15项,二等奖不超过30项,其余为三等奖。一等奖奖金20万元,二等奖奖金10万元,三等奖奖金5万元。
现将2007年度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准备申报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老师在6月19日前将“北京大学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登记表”(附件1)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汇总至各院系科研秘书,以便于我们及时通知报奖进程。
二、成果登记截止日期:2007年7月6日。根据规定,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需提前进行成果登记。我校统一组织成果登记,请在国家科技成果网http://www.nast.org.cn下载“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填报完毕后将成果登记材料(《科技成果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属类型的科技成果应具备的相关技术评价证明一份、及系统导出电子文档一份)交科研部成果专利办(红三楼3214);(成果登记详细要求请见附件2)
三、报送材料步骤及截止日期:
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需提交申报推荐书的电子版和书面材料。
(一)申报推荐书电子版: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远程申报系统”提交。该系统自7月1日起开通,请于7月23日以前将推荐书电子版上传至系统。
(二)申报推荐书书面材料:从远程申报系统导出,其内容与电子版必须完全一致。
(三)附件材料:
1.重大工程、社会公益、应用技术和技术发明类项目:
(1)知识产权证明文件;
(2)技术评价证明(验收报告、科技成果评估报告等);
(3)完整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总结报告;
(4)产品的技术标准;
(5)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6)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审批文件;
(7)缴纳国税、地税的税务证明或推广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证明;
(8)有关用户出具的成果应用证明材料。
2、基础研究类项目:
(1)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论著;
(2)论文(论著)被收录和被他人论文(论著)正面引用证明;
(3)检索报告书,请务必提前在图书馆查新检索中心进行检索。
3、软科学研究类项目:
(1)软科学项目立项和结题验收的相关证明;
(2)完整的软科学成果研究报告;
(3)实际应用或采纳单位出具的证明。
4、科学技术普及类项目:
(1)图书及电子出版物样本(最新版本);
(2)由出版社出具的作品发行数量、再版次数的证明;
(3)公开引用或应用证明;
(4)科普作品质量的证明;
(5)有助于科普作品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
5.科技成果登记表。
(四)书面材料页数规定及装订要求:
1.书面材料包括申报推荐书主件和附件。主件材料不超过70页,附件材料不超过80页,超过页数不予受理。
2.书面材料一律采用A4纸,建议双面使用。
3.申报推荐书及各附件之间用彩纸隔开,合订成册(不需另加封面),一式3份(其中一份为原件),分别装入纸质档案袋。
4.档案袋封面注明:项目总编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推荐部门、原件或复印件。
(五)其它需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成果摘要:从远程申报系统直接导出,A4纸一页,一式30份。
(六)报送材料截止日期
1、请于7月18日前将申报材料初稿交至科研部成果专利办公室进行初审。
2、请于7月23日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上传至系统。
3、请于7月25日前将书面材料(包括推荐书主件与附件)交至科研部成果专利办公室,申报材料经科研部审查后方可正式装订,不得采用压条式装订。
四、市科学技术奖单项奖励授奖人数一等奖不超过15人,二等奖不超过10人,三等奖不超过6人。获奖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序。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采用会议评审,须候选项目第一完成人答辩,请做好PowerPoint文件,准备答辩。
五、联系电话:62751439,联系人:张铭、何洁,邮箱:law@pku.edu.cn,hejj@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