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转发科学网新闻:出一流成果 创一流大学

出一流成果 创一流大学

(2003-05-27 15:02:39)

 

本报讯(记者卢小兵) 在国际权威的学术刊物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6种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北大学者,将得到重金奖励。     5月20日,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000万元在北大设立“北京大学东盛科学论文奖”,鼓励北大攀登世界科学的最高峰。据介绍,东盛集团出资设立该奖项,旨在鼓励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创新,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提高北京大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使北大早日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根据双方协议,从2003年到2011年九年间,东盛集团将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北京大学东盛科学论文奖”的奖励资金,其中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在Nature、Science、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Genetics、Nature Medicine等6种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北大学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院方精云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王世强教授、邓兴旺教授、李松岗教授、吕植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江海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获得首届奖励。据悉,其中课题组最高奖金额将高达50余万元。奖金的50%用作个人奖励,其余的将留作科研经费。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北京大学多次表示,不仅要保护好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加大相关课题的科研攻关力度,为战胜灾难做出贡献,同时也决不放松学校的各项建设,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水平是评价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指标,而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是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有关专家指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增长人类的知识,而知识进步的基本体现形式之一是要在高度国际化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将研究成果公诸于世,让人们分享、交流和评价。据介绍,科学史上许多重要发现都曾经以论文形式刊登在世界著名刊物上,如伦琴发现X射线(Nature,189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Nature,1953)等。一个国家或单位的科学研究状况可以近似地由发表论文的情况反映出来,如哈佛大学的知名度当数世界大学第一,2000-2002年度在Nature发表论文270篇、在Science发表论文282篇(含非第一作者),其数量之多,远非其他大学所能比。近几十年来,将优秀论文发表到著名杂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情况。     中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近年来取得了令人乐观的进步,但是,中国优秀科研论文的总量仍然很低,大陆学者每年以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发表文章总数不到20篇,其中多半是地质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在Nature、Science撰写“Review”论文,还没有学者在Cell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在当今科学主流领域――生命科学方面,大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极少,海外华人学者却发表了大量论文。     北大有关方面介绍,此前,北京大学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Science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论文的学者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副校长韩启德院士,欧阳颀教授、张昀教授、邓兴旺教授、陈建国教授、刘忠范教授、周力平教授、陈铁梅教授等,其中韩启德院士是大陆第一作者单篇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以重要参与者在Nature、Science发表过论文的有郭建栋教授、李江海教授等。     在5月20日举办的“北京大学东盛科学论文奖”签字暨颁奖仪式上,韩启德院士深情地说,自己舍不得科研,舍不得北大,“我也要来争取获这个奖,下这个决心,明年一定来争取,明年不行后年,反正还有10年的时间”。韩启德说,北大东盛科学论文奖的设立,体现了北京大学对北大科研工作两个策略上的考虑:一是体现了北大鼓励搞一流学术的决心,鼓励学者向科学顶峰攀登;二是体现了北大科研的一个重点,即把生物医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也符合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高度评价了东盛集团的义举。许智宏特别指出,在目前“非典”肆虐的形势下,东盛集团捐资助学的义举,不仅是对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有力支持,更是对师生的激励和鼓舞。奖项的设立使北大师生感受到,东盛集团始终不渝地支持祖国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对北京大学莫大的信任,也必将鼓舞师生们勇敢地面对灾难,坚守岗位,持之以恒,潜心钻研,以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应对挑战,完成祖国和时代赋予北京大学的光荣使命。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先生也表示,东盛愿与北大携手,共同为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而努力。他同时表示,只有依靠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人类才能战胜包括SARS在内的各种灾难,这也是东盛集团在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向北大捐赠巨款的原因。

TOP